鲁网小记者赴鱼台王鲁镇稻虾田里观乡村振兴

2020-08-17 15:54:00 来源: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
  鲁网817日讯(记者 孔祥梅 王平 徐景春)814日,鲁网小记者走进鱼台县王鲁镇,参观“鱼稼里广场”、“鱼台龙虾科普馆”、“稻米博物馆”,游览“有机米产业基地”,品尝“鱼台龙虾”和农家野菜佳肴,一同见证稻虾共养模式所带来的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。 

  鱼台龙虾科普馆是国内第一家以小龙虾为展览主题的科普场所,面积2000多平方米,通过大量的场景和互动多媒体技术,为鲁网小记者呈现小龙虾的生物学科普知识、小龙虾从养殖到加工制作的过程以及鱼台龙虾产业发展情况等内容。 

  鲁网小记者们大多是首次来鱼台,一下车便被鱼台鱼稼里广场和鱼台龙虾科普馆各种有趣的“龙虾”景观造型吸引住了,纷纷与电动的大龙虾合影留念。 

    鱼台龙虾科普馆的工作人员田洁指着一幅展板上的老照片,重点讲解了“稻改精神”,鱼台县王鲁镇地处鲁西南部,地势低洼,是周边县、市客水流经、汇聚的地方,在‘稻改’之前,是个‘十年九不收’的穷地方。自上世纪60年代,中共鱼台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开展了一次自救的伟大实践。从196412月到19654月的150多天里,在没有机械作业的情况下,当地人民靠肩挑手提小车推的传统方式,建成了46座排灌站,挖成干渠、支渠7296条,总长2757公里,为农田改种水稻奠定了基础,改变了过去十年九涝的历史。由此也孕育出薪火相传的“稻改精神”,至此为鱼台县产业兴旺,发展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。 

  走进有机米产业基地,远望是碧绿的稻田,近观是清清的碧波清流,野花绽放,游鱼逐欢,一派盛似江南的绿野画卷。走上空中架设的文化长廊、木栈道,站在观光塔上远望或俯瞰,一幅幅稻田画映入眼帘,令人精神一振,喜欢非常。 

  这些巨幅的“稻田画”和“稻田字”,堪称是以大地为纸,以创意为笔的佳作巨制。鲁网小记者纷纷表示“特别喜欢‘稻田画’,像电视上见到过的一样,非常好看!” 

  依靠种植有机水稻和有机莲藕,养殖生态小龙虾,乘着近年来文旅业发展的东风,鱼台王鲁镇积极走上了乡村文旅业发展之路,促进了产业兴旺,尤其是在生态宜居方面,亮点纷呈。

责任编辑:谢学刚